上海乐观心理咨询中心浅谈社交恐惧症患者心理“放大镜”的原理
![]() 社恐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患者敏感多疑,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侦查一些威胁性信息上。当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威胁性信息时,这个负面的信息是很容易被强化及放大的,后果就是夸大的威胁性信息,让自己越来越恐惧不安。患者对于察觉威胁信息,过度敏感,由于自己内在焦虑不安,会作出个体社交表现过差的推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在人前的焦虑表现,引起判断的偏差。这个也是森田正马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 由于患者高度的自我关注,注意偏离了实际社交情境,忽视了外部社交信息,常常运用内部的焦虑症状、躯体感受和消极的自我意象等内部信息主观地做出自我表现不佳的判断,继而运用回避或掩饰等安全行为策略消除惶恐不安感受。安全行为伴随的远离人群的疏离状态,会激发起交流伙伴相应的不友好反应,而高焦虑个体对消极反馈刺激更为敏感,这是个负面的恶性循环的强化过程。社交恐惧患者往往偏向于注意并提取负性的社交信息,并对当前与即将发生的社交状态,进行消极的评估和预测,由此引发预期焦虑,这样就进入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社恐症患者一旦进入社交情境,会将注意力放到个体负面体验上,会习惯性的观察及监控自己的一言一行。患者习惯性的用机体内部的信息去推测外部的客观反应,如自己产生了焦虑情绪,就由此推测别人已经看到自己过度焦虑的表现,自己强烈感到自责、羞愧、、、,因此会呈现更夸张的惶恐状态,并进一步推测他人“必然的”消极评价,不断的使焦虑情绪产生并得以持续及因过度关注而强化。焦虑的引发又被作为自己社交表现糟糕的验证,进而不断形成恶性循环。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线上会有心理咨询师答疑
|
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谈社恐症患者“放大镜”原理
时间:2014-10-17 16:53来源:上海乐观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乐观心理工作室 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