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心理强迫症

时间:2013-04-11 06: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 李某是一个18岁的待业青年,近段时间以来,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再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上好了锁,换衣服后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扣着腰间的皮带,与人交往时,总害怕别人笑话自己…… 
      
        其父觉得有些蹊跷,就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根据他表现出来的症状及自述特征,判断他的强迫行为主要是由其心理因素引起的。按照“心病要用心药治”的原则,引导他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绝对的完美主义心态,使其逐渐矫正人格,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以克服不良的心理病症。于是心理医生对他说:“从现在起,你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坐椅子或沙发原来差不了多少’、‘皮带松紧时原来就是这种感觉’、‘别人都在做自己的事,不可能顾及到我’,等等。只要坚持开导自己,你就会慢慢克服掉以前的那些强迫观念。”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李某自我感觉良好,以往所出现的强迫行为有了极大的改善。

        李某的症状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要求严格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过分自我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恰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小节、忽视全局。因惧怕犯错误,遇事往往优柔寡断,难以下定决心。于是其情感总是处于焦虑、紧张、悔恨之中,很难有轻松愉快满意的片刻。不能平易近人,难以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它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父母管教过严,造成孩子遇事过分拘谨,生怕做错事遭到父母惩罚,从而形成优柔寡断的性格,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再如一些家庭成员过于讲究卫生,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甚至使孩子“潜移默化”成“洁癖”,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相应的强迫型人格。

        纠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方法主要是施予合理的心理疗法,促使其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如对轻度的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采用听其自然、当头棒喝法,加强意志锻炼,消除强迫行为带来的焦虑情绪反应。对于重症者,则应采用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

        事实上,无论是恐怖感还是“洁癖”等怪癖,都是强迫模式的派生物,患者只有加强认识,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才可能尽快消除忧虑,愉快坦然地面对人生。对于强迫型人格障碍中的强迫性心理症,其主要特点是思维上的穷思极虑,同时,要引导患者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扩大交往,增加爱好,让日常生活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这就是“行为减压”。双管齐下,康复的希望就在你的眼前。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