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密友产生好感并非同性恋

时间:2014-06-30 20:3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针对日前国内同性恋团体汇整对校园同性恋议题所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约有四%的高中男生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而有十二%高中女生认为自己也有这种倾向。这些数据很容易令人以为我们的青少年同性恋的比率是否节节升高,而引起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担忧与关注。

 事实上,家长与老师不必太过担心,即使是您的子女或学生对您坦承表示他有同性恋倾向或他是同性恋者,您都不必太惊慌,马上大惊小怪地急于要改变或否认孩子有这种倾向;应该以接纳、镇定的态度来协助他们进一步确认为什么他会认为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或是同性恋者。因为很多青少年以为或担心自己是个同性恋者,而事实上他们现在是处于「同性密友期」,对同性同侪容易产生认同感与好感,甚至比较喜欢与同性朋友交往,使青少年误以为自己是同性恋,或被同侪认定为同性恋者,而感到困扰不已,其实这不是真的同性恋。

 也有一种同性恋倾向是属于「情境式的同性恋」,比如在监狱、军队、男子学校或女子学校,比较容易发生情境性的同性恋。其中大多的成因是因为缺乏异性的情境因素,让当事人没机会学习如何了解异性、如何与异性展开关系、如何与异性相处等发展任务,使其交往的对象局限在同性之间。再加上升学主义的影响,多半的老师与家长通常不鼓励青少年交男女朋友,甚至坚持反对青少年与异性交往,因此青少年与同性朋友交往比与异性朋友交往的阻力较少,导致他们的情感或亲密需求转向同性同侪身上,而误以为自己是个同性恋者。

 因此,学校老师与父母在得知学生或子女具有同性恋倾向时,不要太惊慌,应该接纳与倾听青少年对自己同性恋倾向的看法、感受、认同程度与困扰,协助当事人澄清对同性与异性者的情感偏好,评估是否真的属于同性恋者,还是只是处于同性密友期或是属于情境性的同性恋,以此作为因应或协助当事人的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