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我们心理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需要的“心理营养”(爱、温暖、自尊等)得不到满足。这个心理发育不良的孩子,在内心的某个部分就停止了长大。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心理挫折,我们的行为就会被那个小孩指挥,沉浸在痛苦中,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痛苦。父母由于自身成长经历与文化的因素,很少能够完全懂得并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家庭的创伤,文化的创伤。
童年的创伤带给我们的影响
1. 与内在失去联结
以身份丧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会跟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欲望脱节。孩子需要安全感和健康的情绪模式,才能了解自己内在的信号,他们也需要有人帮助,把思想由其情感中区分出来。但是如果家庭环境里充满了侵扰,这个孩子就必须把焦点完全投注在外,时间久了,他就失去了由内产生自尊的能力。一旦缺少了健康的内在生活,一个人就会遭到放逐,而必须从外界寻找满足感。因此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我的理解是,孩子需要相对安稳健康的家庭,少变故。
2. 侵犯
受虐的孩子长大极有可能成为罪犯,这个过程叫做:与犯罪者的认同。希特勒童年经常遭到毒打羞辱,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地主的私生子。因为性,身体和情感上的暴力带给孩子的惊吓太大,所以他会在受虐的过程中无法停留在自己里面。为了熬过这种痛苦,这个孩子会丧失掉对他本人身份的一切认同,反而成为犯罪者认同。
小时候被父母打过的孩子,有孩子之后更容易选择打孩子也是一种认同。
3. 自恋性失常症状
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无条件的爱他们,至少一开始的时候(注意这句话)。如果没有一位不带任何批判眼光,全心全意爱他们的父母或者照顾者,他们就会缺少一面镜子,而无从认识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健康的自恋需要,让孩子有我是可亲可以被接纳被重视的认知,最后得到“我存在”这样的认知。
被剥夺此类自恋需求的内在小孩,成年之后会对爱,关注和情爱产生无厌的渴望。无论这个成年人无论得到多少的爱,总还觉得不够。自恋需求被剥夺的孩子成年之后,他的需要可以表现出很多形式: 对一个又一个的人际关系感到失意失望。 永远在寻找一位能满足他一切需要的完美爱人 。成为有瘾癖的人 。靠寻求物质和金钱带来价值感。 利用子女满足自恋需要
4. 信任问题:
当照顾者不可信时,孩子会产生很深的不信任感。因此控制成为一种瘾癖。
孩子通过信任父母,照顾者学会信任。而信任问题出现两种现象:过分信赖依赖别人(比如权威),另一个则是与人隔离。
5.内在与外在的实现行为
外在实现:未被满足的需求会藉由情绪释放出来,比如:在别人的身上重施暴力, 对我们的孩子说或者做我们绝对不会说或做的事情。 自然产生的年龄退化---乱发脾气,噘嘴等(乱发脾气很多妈妈都有哦)不合时宜的叛逆,执行理想化的父母规则。
内在实现:在自己身上施行过去所遭受的虐待。比如会用童年遭受的惩罚方式惩罚自己。 向内实现的情感能量,会导致严重的生理问题,比如肠胃疾病,头疼,背疼,关节炎,哮喘,心脏病,癌症。意外频生也是另一种向内实现的形式。
6. 不实际的幻想
这个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要直接为别人的感受而负责,比如: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妈妈好难过。你可高兴了吧?你把你爸爸惹火了。另外一种增强不实际的说法就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成人之后我们会有这样的不实际幻想:如果我有钱,我就安全了。如果我的爱人离开我,我就会死。文凭可以使我聪明。如果我努力,世界就会回报我。等候会带来奇妙的结果。
童话通常会给我们这样的不实际的幻想,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都是在等待王子的拯救。男孩子从童话中学到不实际的期望,只要他们找寻和追求就会找到梦中情人。
7. 亲密关系的失常
当父母不能肯定孩子的感受,需求和欲望,他就是排斥了孩子的真实自我。那时,一个假我就建立了。日久假我就变成了他以为他所是的那个人,而忘记了这个假我只是一个应变措施,是按别人的剧本产生的一幕戏而已。如果你不知自我为何,就无法与人亲近。
每个人都有强固的疆域界限。身体讲解能保护我们的身体,性疆界保护我们不会被迫与人发生性关系。情感疆界告诉我们自己感情范围的终点和别人感情的起点所在。这些疆界使我们明白何时我们的感受是有关自己的,何时是别人的。还有智力和精神疆界决定我们的信念和价值。当一个孩子因为疏忽或虐待而受伤,他的疆界就遭到破坏,会促成孩子发展处对遗弃或套牢的恐惧。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他并不会怕被人套牢。当他有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的时候,也不会恐惧遭人遗弃。但是一旦少了强固的疆界,我们就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尽头和别人的起点。我们会难以向人说“不”,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无法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8.上瘾性行为、强迫性行为
受了伤的内在小孩是导致瘾癖和上瘾性行为的主因。受了伤的内在小孩因生命受到伤害造成的心理转变就是上瘾性行为。比如:饮食性上瘾行为是最强烈的心情转化剂。其他还有:认知瘾癖,是一种逃避感受的有利方式。思考可以使逃避感情的一种方法。还有悲伤瘾癖,恐惧瘾癖,喜悦瘾癖。这些瘾癖的核心都是受了伤的内在小孩一直处在饥渴和无法餍足的需求里
9.思想扭曲
皮亚杰把孩子称之为认知异客。孩子爱把事物绝对化,表现为:全有或全无的极端判断。比如:如果你不爱我就是讨厌我。这是一种情感性推理。如,父母没有时间陪我是因为我不够好。爸爸打我是因为我做错了。孩子需要有健康的示范,才好学会把思想与情感区分开来。 思想扭曲的的模式是扩大化或者细节化。 成年之后会把事情变形扩大化或者恶劣化比如:我老了,社会保险系统没有钱怎么办?这纯粹疏于自己吓自己。
10.空虚
由于真正的自我被遗弃了,里面留下了一个空缺,即“个人灵魂里的空洞”真我丧失,他体验到的就是那个假我所要求的感受。空虚会导致孤独。
尚未从过去的伤痛中走出来的人,说话言不由衷,做事优柔割断,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因为一些与当下毫不相关的事情遭受巨大的痛苦——哈维﹒杰金斯
只有疗愈了过往的创伤,才能够消除原生家庭对个体生命的影响,重塑自己的人生剧本和滋养内在孩童;找回超越自我之道,做情绪主人;拥有健康身心;开启绽放、魅力幸福之源;让爱、宁静、喜悦、智慧及生命能量流淌出来;让生命走向丰盛……
那些从生命能量疗愈之旅课堂上走出来的学员,个个身心轻松,脸上流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生命从此踏上了一个丰盛的轨道!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到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们,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 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救,说明你对自我完善有强烈的意图和欲望,这也是一种能力哦!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都太不懂珍惜自己、爱自己,请从懂得从求救开始,好好的爱自己,学习生活的智慧、社会的规则、心理的规律,希望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懂得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哦!
(责任编辑:admin)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或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
童年创伤是如何影响人生的?
时间:2015-11-24 14: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