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孩子反哺,断他一生幸福

时间:2015-12-10 20:07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反哺指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这个行为无可厚非。当儿女在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下,长大成人,反身照顾父母,是人间最自然不过的感情流露。
 
     如果父母身在其位,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并呵护了孩子的感受。相信天底下没有人选择不去孝顺自己的父母。而更多的不孝,恰恰是父母有失德行和本分。亦或在孩子未成年时,就在心理层面,提前榨取着孩子的心理能量来反哺自己。
 
     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极不成熟,“心理反哺”经常发生,则会导致孩子心理能量过多的流失,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你在父母的位置吗?
 
☞  小林的父母经常吵架,从小到大每次吵完架,他就要被母亲拉过去评理,定夺到底是父亲的错还是母亲的错。
 
☞ 思思每次跟她的母亲意见上有分歧的时候,她满心委屈,但是她母亲先哭了。
……
 
      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反哺”。
 
      母亲吵完架要儿女来评理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母亲根本没有站在为人母的位置上,而是像一个受伤的小女孩一样向比自己强大的人求助,给自己做主。儿子不得已被母亲抬到了判官的位置上,可谓左右为难。
 
      女儿受到委屈时能够客观冷静的停留在成人状态,而她的母亲却退行到了儿童状态,于是哭泣。然后女儿开始哄母亲,她倒更像母亲了。
 
     而最常见的家庭伦理剧里婆媳矛盾的情节,更是反映了中国亲子关系的“心理反哺”现象。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爷们儿》,奚美娟扮演的婆婆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儿子国生的几次婚姻都不停地干涉,一旦儿子不想服从她,她就以死相逼。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符合人物的心理动因,30多岁守寡,把三个孩子带大,张嘉译扮演的国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无论电视剧还是生活,通常这种角色在家里承担的,从来不仅仅是儿子。
 
      由于父亲的早亡,母亲把对丈夫的很多情感和期许都原原本本地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只要母亲不收手干涉国生的婚姻自由,无论多么与之相爱的女人,最终都不可能在这个家里久留。因为母亲才是这个家里一手遮天的唯一的女主人,要想在这里生活下去就必须完全按照母亲的意志才行。母亲蛮不讲理的坚持,却美其名曰为儿子好!动不动就以死相逼。试问:这样的行为更像一个年轻的娇妻,还是任性的孩子?她早就偏离了母亲的位置!
 
 
       母亲是孩子感知情绪的开始,是孩子心理能量的源头。好母亲就像一个容器,如果母亲是接纳、包容的,可以装下并融化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在提升。而缺乏共情能力的母亲,经常活在自己受伤小孩里,则需要她的孩子做容器。母亲的挑剔、指责,以及像小孩一样的向孩子求助,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要倒流给母亲,就是反复提到的“心理反哺”。
 
       角色混乱影响孩子一生,你造吗?
 
       经常“心理反哺”的孩子,从小的心理能量就要用来提前滋养父母。而出现以上行为的父母通常伴随抱怨、挑剔、指责等等,这些行为通通都在耗去他们尚未成年的子女的心理能量。这样的孩子从小只学会一点:“家庭是不安全的,我要为别人的关系负责,是因为我不好,父母才总吵架,他们才会难过。”
 
       他们可能在自己做父母之后,为了补偿自己童年的缺失,而对孩子无限溺爱,他们希望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从小什么都让孩子做主,毫无原则。但结果就是:他们依然没有处于父母的位置上,他们的孩子会因为没有规则而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从小“心理反哺”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因为自己能量的匮乏,只能继续从下一代那里吸收能量,“心理反哺”就此代代相传。
 
       此外,“啃老族”也是“心理反哺”的受害者。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自由,替孩子决定报考专业,再替其安排工作,恋爱也要干涉。所以,从小被剥夺主权的孩子就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主,只能啃老。
 
      而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父母心中有一个受伤的小孩,那个小孩曾经缺乏爱,于是他们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养孩子的过程,恰恰是滋养自己受伤小孩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确付出很多,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并非孩子本人的需要。所以悲剧产生了:他们的孩子无法活出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
 
 
       当孩子错过了心理断乳期,不再有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父母和社会开始埋怨子女不争气,抱怨孩子“啃老”。父母“自私”地付出,剥夺了孩子自由自主的权利,孩子像寄生虫一样度过余生,心里的苦谁能体会?
 
      若不修炼自己,就会倒吸孩子的内在能量。孩子长大了不孝顺老人,恰恰是因为早早的反哺,银行已经是透支的状态!你与子女的关系银行的账户,是盈余还是透支呢?
 
      亲,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过类似“心理反哺”的情况呢?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到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们,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 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救,说明你对自我完善有强烈的意图和欲望,这也是一种能力哦!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都太不懂珍惜自己、爱自己,请从懂得从求救开始,好好的爱自己,学习生活的智慧、社会的规则、心理的规律,希望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懂得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哦!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或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