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咬指甲怎么办?

时间:2019-04-02 23:39来源:上海乐观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admin 点击:
咨询案例
 
       孩子今年快5岁,喜欢咬指甲,指甲被咬得秃秃的,从来不需要剪。孩子指甲这样不规则很难看,感觉别人看见了都会笑话。
 
       妈妈试了很多办法,比如在手指上涂生姜、大蒜或者在手指上缠一圈创可贴,但是都没用。她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任何问题,为此她非常苦恼。
 
       听了她的苦恼后,我问她,孩子的这种行为持续多久了?
 
       她说,快两年了。
 
       我又问,家里有几个孩子呢?
 
       她听了觉得有点奇怪,但还是回答道:“三个。”
 
 
       我又继续问,那老二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
 
       “两年前,现在三岁。最小的那个刚刚出生不久。”
 
        听完后,我意识到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可能原因了,我又补充问道:“妈妈和老大在一起的时间多吗?”
 
她说:“自从老二,老三出生后,实在太忙了,顾得上老大的时间比较少。”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老大开始咬指甲的时间与老二出生的时间是重合的。
 
       我和她解释说:妈妈的无暇照顾,以及家庭成员的变化很可能给孩子带来了焦虑和不安感,而孩子却没有能力应对这些变化,也无法处理这些情绪,从而使得孩子退回到更小时候的吃奶状态。于是,集中表现为孩子拼命咬指甲。
 
       咬指甲虽然成了妈妈的心病,但是反映的却是孩子的“心病”。
 
一、认识躯体化
 
       躯体化,是孩子表达不适与痛苦的无声语言
 
       可能会有些家长觉得疑惑:咬指甲的行为与焦虑、不安全感之类的情绪问题有关系吗?
 
       事实上,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不只咬指甲这一种行为,孩子做噩梦、无法在幼儿园大小便、肚子疼、呕吐等表现,特别是在医院检查不出问题的,都有可能是由孩子的情绪问题引起的,我们统称为“躯体化”。
 
       躯体化是指:孩子借由躯体表现(行为问题、身体不适等)来表达心理上的问题。
 
       孩子之所以用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往往是因为他们遭遇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困境:不会说、不能说、说不出……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躯体化的行为,或者简单地把这些行为当成孩子的坏习惯来予以纠正,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谈咬指甲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问题。
 
二、孩子为什么会咬指甲?
 
      孩子咬指甲跟父母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3岁以后,孩子产生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或者是在模仿别人。
 
       如果不是上述两种原因,那么当孩子反复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父母就需要格外关注了。因为如果这样一种轻微的自我伤害倾向持续无法改善的话,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
 
       目前来看,大概30%左右的孩子在儿童期会出现咬指甲的行为。其中,也会有人把儿时的这种行为延续到成年。多数情况下,家长会认为咬指甲仅仅是不卫生或者是影响美观的习惯问题。
 
       其实不然,咬指甲严重的话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的社交、学习等方面。更深层来讲,咬指甲往往是孩子传达的信息,他在用身体告诉父母:“爸爸妈妈,我很焦虑,我没有安全感”。这时候家长就要好好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方面了。
 
       那么孩子咬指甲跟心理、情绪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咬指甲可能显示出孩子的焦虑,缺乏安全感呢?
 
       作为哺乳动物的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本能——吮吸。我们通过吮吸来获取食物,使自己生存下来。把手指放在口中吮吸,能让孩子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情绪上的稳定感。当孩子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到口腔里,通过吮吸来再次获得婴儿时期的那种安全感。时间久了,慢慢的会形成习惯,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咬指甲这种异常行为就会持续下去。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三岁以后长时间咬指甲,你可能要觉察是不是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出了问题,是不是我们(父母)无意中使得孩子处在一个焦虑、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
 
三、父母的哪些行为会让孩子产生躯体化症状?
 
以及如何改善?
 
01、父母情绪不稳定,随心所欲,孩子风险高
 
      在儿童的成长中,如果父母总是充满焦虑,充满情绪性;那么孩子更可能出现情绪问题。因为这类父母采取的养育的方式可能更加随心所欲。
 
     比如,家长情绪好的时候会说:“你是我的宝贝”。情绪不好的时候会说:“哎!你怎么这样,你怎么把饭扔在地上,你简直像一个魔鬼一样的!”甚至有些家长会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里。我有一位来访者说,至今他都害怕妈妈下班回来的脸色!这种情况下,孩子肯定是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的,因为他不知道,下一秒他的爸爸妈妈会变成什么样。

 
      我想对父母说:我们要学会平静地接纳孩子的一些状况,甚至自己的一些状况。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状况,比如,尿裤子,不吃饭,听不进去道理,抢别人玩具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平静地去接纳,接纳这些就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有一个平缓的、敏感的、稳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给予孩子安全感,孩子才会慢慢地放弃通过咬指甲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并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温柔的提醒。但是宽容不代表没有边界(我们在上一节课提到过这一点)。
 
       另外,父母的许多困难在于他们缺乏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这点跟他们童年时与自己父母亲的情感紧密相关。这个知识,我们在后续模块三的课程中会讲到。
 
02、父母强迫型表现明显,孩子风险高
 
      怎样算是强迫型?大致如下:
 
      父母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养育孩子,一旦孩子没做到,父母就很焦虑。父母强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表现,同时伴随夸大性的指责。
 
      比如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他的饭量没有达到儿科医生给我们的建议。我们不是放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那我们等着下一餐吧;而是拿勺子一勺一勺强行往孩子嘴里塞,然后不停地说你怎么不吃,要吞下去。孩子吞下去了之后又立即再给一勺。
 
      再比如说,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咬指甲,就会很夸张地指责,强行制止这一行为。其实这样只会使得咬指甲这一行为更加固着,反而不容易改变。因为家长的焦虑同样给孩子带来了焦虑。
 
 
       我们要尽量体会情绪本身,让孩子有可以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而不是用我们认为好的方式去做。比如说饭吃不到要求的分量,没关系,那下一餐吧。孩子下雨天想踩水,不要太担心弄脏了衣服而去斥停他,让他可以自然地享受这种乐趣,等等(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我们会在模块二“爱的三步曲”里面重点讲述)。
 
03、孩子不被看见,得不到良好的陪伴!
 
      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案例,大女儿因为后面的弟弟妹妹出生后,妈妈忽略了对她的陪伴。大女儿的不安全感,焦虑感转变为咬指甲这一行为。有些家长说,我天天和她在一起,我照顾弟弟妹妹,在家做饭做家务的时候,她也是在家的,怎么就没有陪伴了呢?
 
      这是我想跟家长说的:要有高质量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是在场的。这个“在场”非常非常重要,在场才叫有质量的陪伴。父母是集中专注在孩子身上的。
 
      通常家长理解说的陪伴是:今天晚上我在家,没有在外面;我今天下班早早在家就行了。可有的时候家长很忙,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然后在家忙别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就自己玩、自己看书或看电视。通常这样的陪伴是没有质量的,因为你没有跟孩子在一起,你不在场。
 
 
       当孩子出现躯体化行为时,父母的陪伴一定要非常专注。比如说,不是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而是你跟孩子一起看书,你跟孩子讲:你也在看书,孩子也在看书。或者你给孩子读书。同样,玩积木也是一样的,你要参与其中。
 
       但是有时候家长很忙,还要做饭。那么你在做饭时,也可以跟孩子说:“妈妈这个米已经做好了,要放电饭煲里面了”。然后给他一个小杯子,告诉他:“你现在去装三杯水倒进这个电饭煲里面,我们把米煮上”。或者给孩子一根葱,跟他说:“你帮妈妈把这个葱黄叶子去掉”,一边说一边示范给孩子看。而不是说你不要到厨房里来。这些都是一种陪伴。
 
       我这里讲的陪伴是一定要跟孩子在一起,在场的、专注的去陪伴。这种陪伴的力量对于情感,甚至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者认知能力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四、总体建议
 
1、父母需要有一个平缓的,敏感的,稳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2、要去遵循孩子的规律; 
 
3、要有高质量的陪伴。
 
4、要提供机会让孩子有充分的身体活动。
 
       人的身体是自我存在的一个容器,如果孩子的身体是主动积极的,不是被捆绑和限制的;那么这个时候,一个好的、支持性的自我能量就会从身体中表达出来,涌现出来,身体的自我活跃会显著地降低情绪问题。三岁以后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比如,去跑去跳去捉迷藏等。
 
      另外,如果孩子咬指甲的行为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那么这个时候,您可能需要寻求一些心理帮助。
 
       最后,咬指甲可能是孩子焦虑感、不安感的行为表现。咬指甲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孩子情绪的躯体化表现可能还会有肚子痛,经常拉肚子,又或者经常便秘、噩梦等。就像我们成年人在压力太大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胃痛,头晕,咳嗽等等。孩子的身体反应更敏感,他们通常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种种感受,但身体的反应会更加直接。家长们需要多加留意,多点时间陪伴孩子。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愿意看到你们早日从痛苦中解脱,获得幸福与自由!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助,说明您重视自己的生命;患者对自我成长及自我完善有强烈的需求及愿望,这是重及珍惜自己生命的体现。祝愿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通过心理专业人士的辅导帮助,走上幸福的人生轨道,活出美好的生命状态!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