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友善是一种病

时间:2015-07-11 11:58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admin 点击:

“善良是不是美德,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有新理解:善良的人害怕敌意,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大部分友善的女性一辈子都会被痛苦、鼓励、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折磨。巴巴内尔给这种病态人格取名为‘取悦病’,改变的第一步是学会说‘我要’。”
 
       上面这段话是我昨看到的。我觉得这个科学理解是有道理的。
 
        但是它上面说的“善良”跟“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后者是人们必须坚持的东西,而他所说的“善良”其实就是“表面友善”或者“过分友善”的意思。弄明白这个意思之后,我觉得这个新理解是一项很重要的科学发现。
 
       在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过分友善的。这种友善的起源是对社会的恐惧,生怕遭到别人的拒绝,生怕别人不认可自己,所以才不得已友善。这种人会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敏感,甚至别人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会对他造成影响。我记得好像是林和生写的克尔凯郭尔的传记中,有一句这样的话,“一句玩笑都可以将他摧毁。”我想克尔凯郭尔也正是有这种病态人格的人。只不过克尔凯郭尔最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所以他也不必太过友善以获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他可以通过写作来对自己进行肯定。
 
        不幸的是,这种病态人格大多都是天生的。
 
        如果一个人拥有这种病态人格,则会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将他对社会的恐惧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中去,以此来支撑他的脆弱。
 
        第二种,就是马加爵、希特勒的例子。他们肯定在友善,或者尝试友善过后,才爆发出报复的想法。或者一些平时表面善良的人,却最终酿成杀人惨剧,也属此类。过分友善,并不代表真正的心地善良,而只是希望得到认可,然而一旦他们对这种认可感到倦怠,很可能也就转移到报复中去。
 
        第三种,就是真正心地善良,但又有这种病态人格的人。他们并不能得到较多的关注,而对其它人来说,他们只是好人一个而已。然而,正如巴巴内尔所说,这种友善的代价就是他们内心遭遇极度的痛苦。而他们自身的才华、能力也可能会因为这种病态人格而无法发挥,整个人生只为别人好,他们不能忍受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对别人的报复上,也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因为只能一辈子生活在这样一种痛苦中,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些人,无论他最终以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复仇或者忍受,他们的生活状态都会跟温饱不能解决的人是一样,非常苦。他们是我们社会的,还未被发现的心理弱势群体。
 
        所以我很希望,对这方面有研究的心理学达人能够对这类人进行细致的心理研究。希望市面上不久就会出现这样一本心理学专著。希望这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文章网络转载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到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们,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 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救,说明你对自我完善有强烈的意图和欲望,这也是一种能力哦!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都太不懂珍惜自己、爱自己,请从懂得从求救开始,好好的爱自己,学习生活的智慧、社会的规则、心理的规律,希望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懂得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哦!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或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