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任】:信任灵魂的旅程,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相信生命会带我们体验最适合我们的成长道路,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此刻,我面对困境,那勇敢地走出困境就是我的功课;如果此刻,我感到被伤害,那接纳和爱就是我要面对的功课;如果此刻,我陷入迷茫,那么清晰的洞察力就是我要去做的功课。
2.【臣服】:臣服并非认命,并非什么都不做。真正的臣服是,在内在,全然接纳当下发生的事,放下情感上的抗拒、愤怒和头脑里的评判、贴标签。如此,你的心才会在宁静中升起更深的觉知,这份觉知会带给你更有效的行动,这时候的行动是基于了解的积极能量,而不是基于恐惧、批判、抗拒的负面能量。
3.【觉察】:观照和觉察,是最简单却最有力量的成长工具。经由觉察呼吸我们可以进入内在的宁静空间, 如果记起来,请每天多次得觉察自己的一吸一呼,觉察微小的动作,觉察脑袋里的念头,觉察细微情绪的升起……觉察而不批判,单纯而温柔地包容、接纳它们,会带我们进入深深的宁静中,那是一条回家之路。
4. 【情绪】:通情才能达理,不管遇到什么事,先把情绪处理好,所谓静治百病,定能生慧,一颗平静安定的心才能引导智慧的行动。允许情绪经由你充分表达它自己,但小心不要陷入头脑编织的受害者故事中,不要陷入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幻象中。当情绪升起,就在当下这一刻,让感受充分表达,因为在当下,你是安全的,每一个情绪的升起,都是一个疗愈的机会。
5. 【责任】:为自己的情绪和生命负起责任,不管别人或外在情境激起你怎样的情绪,都不要抱怨别人为何如此,环境为何如此,先问自己内在为何有如此的反应。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己头脑编织的受害者故事中,但如果你任由自己去当一个怨天尤人的受害者,那么你就放弃了成长的责任,放弃了活出自由的力量。
6.【成长在生活的点滴中】:如果你有一位很好的导师带你成长,那很好,但不要依赖,最好的老师是我们自己的心,是我们内心升起的感受;如果你有经济条件去上价格不菲的成长课程,也很好,但如果你不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中,那它们都不是你的。生活就是灵魂成长的教室,生命就是我们的导师。我们遇见的每个人,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有可能向我们揭露成长的功课,只要你勇敢地去观照所有的情绪和苦难。只要你专注当下,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而且积极投身于生活,在人生的琐碎中发现生命的奥秘,在生活的细微中探索内心的真相,远比躲在深山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很多。
7.【发现自己的天赋使命】: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为他的天赋绽放创造空间。有家长问:怎么去发现孩子的天赋?观察你的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处于宁静而喜悦的状态。那些能让你感受到内在喜悦的事,就是你真愛之事,就是你的天赋使命。创造力在愛和喜悦的宁静中绽放,在恐惧和功利的浮躁中枯萎。去做让你充满喜悦的事吧,它们会滋养你的生命。
8.【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不管是因为不满而要改变你的伴侣,还是因为心疼而要改变你的父母,甚至因为别人的价值观和你的不一致而想让他们做你觉得“应该”的事情。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我们只能经由自己生命状态的改变,去创造一个让改变发生的空间,创造一个让改变发生的能量场。
9.【接纳父母】:父母是我们最合适的父母,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最恰当的方式。如果父母无条件爱你,你选择他们是来体验世间美好的;如果父母不那么“无私”愛你,你选择他们是来让灵魂成长的。父母是陪伴你完成人生最艰难、最深刻的功课的人。如果你让自己陷入怨恨,就错失了灵魂成长的机会,也错失了人间最伟大的愛。
10.【感恩和祝福】:试着每天发现10件让我们感恩的事。让自己内心富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去感谢周围的一切,而让自己充满自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去祝福周围的一切。祝福会让你内在的爱自然流淌,感谢会让宇宙的愛源源不断流向你的内在。
当然,最重要的,是将“内在探索”和“打开自己的箱子”作为我们内在力量的心锚:不管你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一想起“内在探索”这四个字,就让自己收回向外的乞讨吧;一想起“打开自己的箱子”这七个字,就感受内在的力量让自己充满勇气和智慧,走出困境吧。
![]()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到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们,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救,说明你对自我完善有强烈的意图和欲望,这也是一种能力哦!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都太不懂珍惜自己、爱自己,请从懂得从求救开始,好好的爱自己,学习生活的智慧、社会的规则、心理的规律,希望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懂得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哦!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或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
【如何发掘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时间:2016-01-10 00:48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admin 点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