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者的基本冲突和防御机制

时间:2015-12-30 13:1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抑郁症基本缺陷位于人格的自恋区:不安全依恋、不稳定的自尊调节、对完美或全能控制这种不现实的夸大幻想十分依赖、或过分需要理想客体的认可。
 
       抑郁者的基本冲突
 
      这种缺陷导致了抑郁症的基本冲突:这是依赖相对自主性的冲突,一方面焦虑地依赖于那些预期可以从那里获得自恋供给(认可)的理想化客体,并且害怕失去这样的客体或害怕与之分离;另一方面是具有攻击性地反抗这种过度依赖,并希望分离、个体化和自主。或者,在其他病人中这种依赖相对自主性的冲突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不是过分的依赖,而是过分的自主,伴有对孤独和分离的惧怕,另一方面是过分依赖于内部的完美目标,持续地害怕不够完美、只是“一般水平”,因为对这些病人而言,这意味着灾难性的贬低和失去价值。

     这种基本冲突出现于发展的极早期,但常常在以后的发展阶段由于附加的创伤、丧失、失望、被伴侣的虐待、经济或职业上的失败,当然也可以由于有高复发风险的抑郁发作而使这种冲突更为突出。

      抑郁者的防御机制
 
      抑郁症中的基本恐惧、终极灾难是完全的自恋耗竭、作为生存感基础的所有自恋支持的丧失,最终导致了完全的无助和绝望。为了对抗这种令人恐惧的灾难,这些抑郁病人调动了一整套对抗抑郁的防御机制:
 
 
      一线防御机制
 
      一线防御策略是形成了习惯性人格模式的客体关系策略,它们将保证连续的自恋供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分地为他人服务而延迟满足自己的兴趣,希望以此被别人需要从而提升自尊(“助人者综合征”);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感激和赞赏反而滋生了倦怠,那么离抑郁就不远了。- 我们会发现,具有自恋人格的人为了防止抑郁的发生可能采取一种不同的客体关系策略,他们将自己有需求的部分投射出去,而将自己放在幻想中的完美地位并能够自我满足,从而显示出一种优越的姿态,其采取的方式就是使别人依赖他们,并且对别人实施虐待。当他们被迫接受帮助的时候,例如突发心脏病或其它一些严重的疾病,他们常常会陷入抑郁。有时,他们会因为这样的经历而变得更有人味。
 
       对抗抑郁的精神内部的防御机制包括,例如对抑郁感受的极度否认(可以表现为不断回避内在现实的行为), 通过完美主义、全能控制或通过自虐策略(如“道德性自恋”:在痛苦中获得满足、自我牺牲、“痛苦使你更有价值”)来努力防止令人羞耻的自恋性伤害。
 
 
      二线防御机制
 
       二线防御机制被用来限制已经开始淹没病人的抑郁狂潮:从与他人的冲突关系中退行性退缩,通过内化(内射)使外在的冲突转变为病人内部的冲突,即他的施虐性超我和自虐性自体之间或他的伟大的理想自我和被贬低的、承载了所有投射过来的缺陷和“坏自体”的躯体-自体之间的冲突,病人以此来努力保卫残留的自恋性幻想。
 
 
       最后的防线
 
       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出现于抑郁病人感到“被抛弃”的时候,这道防线就是“抛弃”自己和“让自己死亡”,或者主动采取自杀行为。但是即使在自杀的案例中,病人也并非从外部客体世界中完全撤离:我们常会发现“自杀姿态”(其中只有10%自杀成功)是“需要帮助的呼喊”或是一种“力量的宣言”,以此来迫使不喜欢他的伙伴留下来不再分开。自杀成功当然是一种极度绝望的表达,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猜测自杀者幻想着他只是牺牲掉他那没有价值的身体,而他的灵魂依然活着,并在实施报复、使他人因没有给予他想要的而感到内疚中获得满足,这样他就可以挽救他残留的全能的自恋了——但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他们再也不会有新的机会了……
 
 
      我想强调的是,这些存在抑郁型基本缺陷和冲突的人常常是“面临困难”的人,他们用以代偿基本的、自恋的不安全感所采取的策略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起作用的:结果恰恰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甚至可能会带来新的自恋伤害(通过被拒绝、失望、失败、背叛、被使得沮丧、丧失等)并导致抑郁。下面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功能失调的人格形式,当然它们也常常是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的焦点:
 
      支配行为 (隐蔽的攻击, 力量策略), 试图将别人置于依赖位置,采取的方式就是批评别人所做的每件事,使别人感到内疚,与别人建立一种焦虑和内疚的依恋– 如果这些人要离开他并解放他们自己的话,则抑郁即将到来.
 
        “帮助者综合征”: 这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尤其在救助性职业中(如我们的职业),通过把自己置于有力量的施助者的角色中来防御抑郁和无助感,来访者或病人得到了帮助,但同时也被囚禁在需要帮助的牢笼里。帮助者如果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感激致谢,就会导致抑郁。
 
       自我挫败(或“自虐”)策略,自我牺牲和在痛苦中获得满足可以理解为努力将别人置于超我的位置,把自己作为一个牺牲品,希望以此获得超我人物对他的自恋性的认可。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自我贬低不会获得同情,因为与超我角色相比,别人更多地认同了他被贬低的自体;他们感到自虐者是自我背叛。而且,抑郁者感到无论他做什么都是错的,这使他更易于遭受拒绝和陷入抑郁。

       乐观心理小编感恩所有患者选择来到乐观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祝福心理患者们早日走出心灵困惑的泥潭,找到自己幸福的源头。小编爱你们!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们,当你无法自救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做生命的领路人,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懂得求救,说明你对自我完善有强烈的意图和欲望,这也是一种能力哦!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都太不懂珍惜自己、爱自己,请从懂得从求救开始,好好的爱自己,学习生活的智慧、社会的规则、心理的规律,希望强迫症神经症患者们懂得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哦!


                                           乐观心理互助QQ群:310947830  在线心理咨询答疑
                                               若了解付费咨询事宜加QQ:523729741
                                               或拨打乐观心理咨询热线:15821948355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我们: 乐观心理新浪博客
强迫症心理咨询|焦虑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目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余光恐惧症心理咨询|不孕不育症心理咨询
友情链接: 网站优化排名 上海心理咨询 减速机 熊明 住人集装箱 展览设计 空气过滤器 磁铁 深圳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 咨询团队 | 咨询指南 | 成功案例 | 网站地图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285弄16号(上方花园内)
咨询预约热线:158 2194 8355 工作时间:8:00-20:00 全年节假日不休
温馨提示:健康咨询可点击 进行交流 @ 2008-2013
版权所有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咨询
Copyright © 2002-2011 上海翁悦文化传播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4997号-2 网站备案

沪公网安备 31010802001569号